媒体评王阳入围白玉兰:“阴谋论”式粉圈刷屏会败坏路人缘

 2024-06-01 阅读:897 点赞:197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5月30日晚,“白玉兰奖”入围名单发布,却意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粉圈声浪。记者注意到,当晚在微博热搜榜前排刷屏的词条“白玉兰提名没有王一博”“追风者男主”“王阳获白玉兰最佳男主角提名”“白玉兰视帝提名”等,全都指向剧集《追风者》。

其实,《追风者》在此次“白玉兰奖”提名名单中获得了不错的认可,共拿到最佳中国电视剧、最佳导演奖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摄影、最佳美术5项提名,数量与《南来北往》甚至《漫长的季节》“打平”。

但粉丝不满意。

相关词条以及“白玉兰”微博广场中,大量王一博粉丝提到,《追风者》的男主角是“男一号”王一博而非“男二号”,他们不理解王阳为何能获得提名。

除在微博广场表达不满外,粉丝还涌入《追风者》官方微博、导演姚晓峰微博、出品公司官微、王阳微博,用类似“欺负年轻男演员”“王一博工具人”“白玉兰 沪圈”等言论“攻占”评论区。极目新闻记者发现,上海电视节官方微博甚至不得不精选了评论。

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,王阳凭借男二号“沈图南”提名“最佳男主角”,这违反白玉兰的评奖规则吗?并没有。

官方媒体曾报道过白玉兰奖的奖项提名规则,规则中提到,对于男主角、女主角奖项,原则上各填报1人,“如确有多男主角或多女主角并存的情况,则填报人数最多各2人,且皆须在剧中占较重篇幅”。

平心而论,即便所谓的“番位”有先后,戏份有多寡,但王阳饰演的“沈图南”与王一博饰演的“魏若来”在《追风者》中呈现的是两个阶层、不同年龄的有志之士最终选择走向光明的原因及过程,同时,“沈图南”“魏若来”的命运因金融业这方舞台紧密交织,最终在苏区重新会合的描写,也充分体现了两个角色的互补和不可或缺,《追风者》如果基于上述考虑将两个角色同时报送“最佳男主角”,既符合提名规则,也无可厚非。

而且,同一奖项中也有类似情况——入围视帝名单的丁勇岱也是《南来北往》的“男二号”,相形之下,“男一号”白敬亭的粉丝表达的几乎都是祝福与期待。

其实,偶像未能入围,作为粉丝有情绪,为其表达失落和可惜这当然可以理解,但与文艺有关的讨论始终应以“文艺”本体为先,“阴谋论”“番位癌”式的粉圈刷屏甚至是攻击谩骂不仅于事无补,还败坏了偶像的“路人缘”,更有悖于“清朗行动”的精神。

 用户评论

 正在加载
返回顶部